神秘的藏文化
  喜迎十二大 今天是 2024 4 25 星期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འདི་ནས་ང་དང་གླེང་མོལ་བྱ།
首页
学校简介
校园文化
教师风采
学生乐园
图书馆
人物专访
走进社会
招生就业
在线留言
导航 首页» 图书馆» 学术论文 »神秘的藏文化
神秘的藏文化
编辑者:  卡谢拉甲措 时间 2017-08-10浏览: (8784)来源: 本网站打印

神秘的藏文化 

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在西藏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被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代建筑,有历史悠久的藏语言文字,有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有医理独特的藏医藏药,有美仑美奂的壁画、唐卡、金铜造像,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民间歌舞,还有大量至今仍在人们口头流传的史诗、歌谣、谚语。这些都是西藏人民的财富,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西藏文化改变了过去封闭、停滞和萎缩的状态,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势,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宗教文化
  在世界屋脊的皑皑高原上,独树一帜地雪藏着藏民族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堪称奇葩。西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宗教,在西藏文化传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遍布雪域金壁辉煌的寺院,精美的金铜造像,宗教典籍,宗教舞蹈以及宗教节日等,在1000年的历史进程中,西藏的宗教文化的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影响渗透到西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藏族多数人信奉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初,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西藏的特殊历史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藏传佛教,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个信教者的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
  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分布在各地的大小寺庙。如著名的布达拉宫和拉萨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后者如大小昭寺。
  其中大昭寺,始建于7世纪中叶,为西藏现存吐蕃时期著名古迹之一,是藏族人民朝觐的主要佛教圣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正殿供奉的主尊为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鎏金铜像。矗立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建于公元823年,藏汉两种文字的碑文至今仍可辨;清乾隆皇帝颁赐的“金土巴瓶”也静藏于此,认定达赖、班禅等藏区大活佛转世灵童的金瓶制签仪式,就在寺内释迦殿释迦佛像前举行。
  著名的扎什伦布寺,为第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后为班禅额尔德尼住锡寺,是后藏第一大寺,也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1993年,第十世班禅确吉坚赞(1938-1989年)的灵塔及祀殿释颂南捷(意为“三界尊胜塔”),在扎寺左侧新建落成开光。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于1995年12月8日在此正式坐床。他于1990年2月13日出生在西藏嘉黎县。1995年11月29日,被确认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一年一度于夏安居期间举行的跳神节,是该寺独具特色的宗教艺术盛会。
  在著名的寺庙中,保存有大量的雕塑、壁画等艺术品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有许多经书及文学、历史、地理、医学、天文历算等典籍。可以说每座这样的寺庙,就是一座丰富的藏族历史文化博物馆。
  西藏的信教群众在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下,享有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充分自由。现在国家每年都拨专款用于维修和保护重要的寺庙。目前全区修复和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约1400多处。
  传统文化
  雪域高原自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文化创造。西藏的传统艺术是西藏文化的经典内容,主要包括绘画唐卡,工艺雕刻,脱模泥塑,面具艺术,玛尼石刻,建筑装饰,器物编织,这些艺术品大多出自民间艺术家之手,他们在放牧、工作、编织、礼佛、建筑、庆典、宴乐乃至饮食、起居生活中获取创作主题和灵感。就地取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在他们的手掌中层出不穷。
  民俗文化是藏民族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现象。高原人民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信仰礼仪、节日、游艺、都极具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其中,无论是酥油、糌粑,还是典巴、邦典,或是雪顿节、望果节,都给人们提供了新鲜的审美感受。
  雪域高原的藏戏、歌舞、壁画、雕塑及唐卡等民族艺术品构成了色彩斑斓的西藏文化艺术。其中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而在西藏高原传唱了七八百年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因其歌唱西藏传说中的传奇英雄人物-格萨尔,其场景壮阔且包罗万象,为东西藏学家所惊讶和赞赏。
  藏医藏药
  千百年来,藏族先民根据高原自然环境和条件,充分利用高原动物、植物、矿物等资源,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藏医药诊疗、保健体系等。
  藏医始祖玉妥.云丹贡布的《四部医典》,成为西藏最著名的医学典籍。而各类注疏《四部医典》的“曼唐”医学唐卡以其高度的科学性震惊世人。如今,医理独特的藏医藏药已走出高原,走出国门,逐渐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
  目前,藏药生产已经从传统作坊到现代化制作。其生产与销售已列入西藏自治区特色支柱产业。据西藏藏医学院教授旺堆介绍,过去由于制药设备落后,藏药的生产基本依靠作坊式的手工劳动。现在,国家大力扶持藏药配置、生产及研究工作,藏药生产已从传统作坊发展到现代化制作。
  在研究领域,藏医药对解决一些现代医学问题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介绍,目前,藏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领域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一系列研究表明,对于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许多疑难疾病,藏医药的治疗优势是明显的。此外,藏医药近年还在神经系统疾病、艾滋病等领域进行了尝试。
  保护与发展
  近20年来,中国中央政府致力于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采取多种措施,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弘扬,2006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国家文化部批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1项,西藏有22项列入其中。其中包括民俗类、藏医藏药类、民间美术类、民族民间史诗等等,都传达了藏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信息。
  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拉巴平措在介绍西藏文化保护发展的现状时说, 国家为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民间文化开展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使许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发掘;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各种民族宗教节日依然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布达拉宫、大昭寺、桑耶寺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国家投资3亿多元的布达拉宫第二期维修工程和罗布林卡、萨迦寺的维修工作正在紧张实施;培养了大批从事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专业人才,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基地和研究机构;制定并实施了文物保护法等一批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
  无疑,此次“西藏文化图片展”不仅满足了热爱西藏文化的人们的感官需求,丰富了人们对遥远西藏的幻想,而且还引领人们更加珍惜、尊重藏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因为西藏独特的文化永远有着动人而持久的魅力。

西藏文化载体

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其图案在各种藏族生活用品、服装饰品中非常常见,本店有的护身符就是以这   八种图案制作的。主要包括:
1.宝伞:梵语称“CHATTRA”,藏语音“Rinchen Dug”,象征佛陀教诲的权威。
2.宝鱼:梵语称“SURVANA MATSYA”,藏语音“Sergyi Nya”,象征自在与解脱,也象征慧眼。
3.宝瓶:梵语称“KALASHA”,藏语音“Terchen-pahi Bumpa”,象征阿弥陀佛也象征灵魂永生。
4.莲花:梵语称“PADMA”,藏语音“Padma Zangpo”,象征出污泥不染的品质及修成正果。
5.白海螺:梵语称“SHANKHA”,藏语音“Dungkar Yakhyil”,象征佛法音闻四方。
6.吉祥结:梵语称“SHRIVATSA”,藏语音“Palgyi Behu”,象征着代表有关宇宙的所有理论和哲学的《梵网经》,它象征着,如果跟随佛陀棗达摩之网,就能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宝珠。
7.胜利幢:梵语称“DHVAJA”,藏语音“Choggi Gyaltshan”,象征着修成正果的胜利。
8.金法轮:梵语称“CHAKRA”,藏语音“Sergyi Khorlo”,象征佛陀教义的传播。
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或称“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呗咪吽”,藏传佛教认为,常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所以,在藏区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的景象。
  “嗡”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摩尼宝”,(即“如意宝”,“摩尼”即“如意”之意),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呗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
  “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为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十相自在藏语音:“南久旺丹”,意为十相自在,即寿命自在、心自在、愿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是时轮之精髓,是莲华生大士的印章。它是由七个梵文字母和三个图形联合组成。标志密乘本尊与其坛城合为一体的一个时轮图形,是集三界器世间的一切精华于一体的象征。能令具信者免除、刀兵、疾疫、饥馑及水、火、风等灾难。能使所在处吉祥圆满,眷属和睦,夜梦吉祥,身心安康,去处通达,所求如愿
降魔杵 又称羯磨杵。可消除自身一切罪障,使三昧耶过悉皆清净,使胜共悉地皆得成就,一切违缘障碍悉消除无余,一切顺缘所愿善根悉皆增长。一切男女怨敌债主皆令满足欢喜,怨敌消除。金刚杵也表三摩地无动摇之意。
天珠,九眼石页岩,属于沉积岩之一种,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红色的磁波最强,是一种稀有宝石。相传天珠原属于“天神”的宝物,因为出现了缺陷,被贬降到人间,后被藏族发现,所以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之石”。为藏密七宝之一,史书记载九眼石天珠的內部结构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经日本研究证实为三、四千年前,火星的陨石墜落于喜玛拉雅山区,使天珠原矿在强烈撞击下产生十四种火星上的元素,尤以“镱”元素磁場能量特別强烈,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亦符合藏胞认为天珠为“天降石”之说。
  天珠矿石硬度为莫氏7至8.5,属半宝石,除南非钻石硬度为莫氏10外,尚未发现其他任何矿石的磁场强得过天珠,这也就是唯独西藏的玛瑙才称为天珠,这就是其他巴西、波斯、苏联、印尼、台湾的玛瑙並不能称为天珠的原因。
  天珠表面眼数多少而分为不同等级,眼数(或称目数)越多越珍贵:
[一眼天珠]光明之珠、增长福慧、清明舒畅、达成愿力。
[二眼天珠]夫妻和睦、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且智慧增长。
[三眼天珠]福禄寿,三星拱照,是密宗之财神。
[四眼天珠]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愿地藏、大行普贤,四大菩萨除障,成道果、增福慧。
[五眼天珠]五方财神加持,得财添壽、无往不利。
[六眼天珠]解脱六道之苦和六波罗蜜渐次增长。
[七眼天珠]圆满一切运势、功名、事业、财富、健康、长壽、姻缘。
[八眼天珠]得八方菩萨的加持,平息八部的伤害,获入正道。
[九眼天珠]集九乘功德,慈悲增长,权威显赫,利益极大。
[十眼天珠]除业障、生威德,得人心、获爱慕。人生得意,十全十美。
[十一眼天珠]五方佛及六字大明咒,呈现出来之传承法物,聚集福慧。
[十二眼天珠]勇猛超群,有求必应。福慧圆满,名声响亮。
噶乌,汉语即为护身符,一般是用银或铜制成的小盒,很为小巧,外表雕饰非常精美,还有镶嵌宝石、松石、珍珠的,里面通常会装有泥塑或金属制的小佛、藏药丹丸、小佛画或活佛照片等,随身携带怀中用以祈佛保祐,护身避邪。
摩尼宝珠,又称如意宝珠,是指海底龙宫中出来的如意宝珠,奇世珍宝,宝珠端严殊好,自然流露清净光明,普照四方。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令所求一切净妙愿望获得实现
慧眼又称灵眼,其来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可以洞察凡间一切。
藏区最著名的“慧眼”在白居寺,寺内白居寺塔(又称“十万佛塔”或“白塔”),塔瓶中部佛殿东西南北四面的门楣上,各绘有一双宽达3米多的慧眼,非常有名。
尼泊尔东郊的布达那特□堵波(6~11世纪),是尼泊尔最大的佛塔。这两座佛塔形制相仿,在白色半球形塔身之上的方形平台四面侧壁,均绘有一双巨大的眼睛,象征佛陀洞察世界的慧眼
青金石又称天青石,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准宝石,主要由天蓝石和方解石组成。青金石色是藏传佛教中药师佛的身色,常戴可保佑平安健康,无病无灾。
木变石即猫眼石、虎眼石,蛋白石,亦称“猫儿眼”,一种非晶质氧化硅,含有明显的变色晕彩,石头有天然木村的晕纹,也很象猫科动物如猫、虎的眼睛而得名,常被用来当作宝石,常戴可得到佛的庇佑。
金钢杵梵名叫“伐折罗”,藏语称“多吉”,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佛教密教则用它来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除烦恼、除恶魔,因此其代表佛智、空性、真如、智慧等。《大藏密要说》说,金刚材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金刚杵有独股的、三股的、五股的、九股的,一般以五股的为多见。
金刚铃也是修法时用的法器,柄端也有佛头、观音或五股金刚杵形。这五股金刚杵形的称为五生牯铃。铃的意思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杵一起使用时,就有阴阳的含义在其内,一般以金刚杵代表阳性,以金刚铃代表阴性,有阴阳和合的意思。
金刚钺刀是藏传佛教常见的法器,表神圣佛法不容侵犯,卫护佛法之心,如藏传佛教的虎面空行母、狮面空行母、大威德金刚的造像都有手臂持钺刀。
红珊瑚是来自海底,经过打磨雕刻,由工匠制成各种饰物,自古以来就象征着尊贵、吉祥和生命的永恒。
孔雀石一种淡绿到深绿色的含碳矿物,孔雀石是藏传佛教中绿度母的身色,常戴可祛邪避灾,也是生肖属马朋友的随身上品。
红玉髓在藏传佛教中与蜜蜡(又称米腊,即上品琥珀)、砗渠、珍珠、珊瑚、金、银并称为“西方七宝”,是供佛修行的最佳持物之一。红玉髓也称麦加石,有时也被拼写为Cornelian,红玉髓的名称源自Carne,即拉丁文中的“血肉”,其原因是这种石头的颜色。
  红玉髓是一种橙色至红色的半透明玉髓。其中的红色是铁氧化物杂质所致。它常被加工成珠类、凸圆形和雕刻品。由于红玉髓相当常见,因而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宝石。最好的红玉髓是半透明的,一些红玉髓会被染色。红玉髓常常要经过人工雕琢,而雕刻的质量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作为一种宗教意义深遂的石头,埃及女神Isis使用红玉髓护送死去的人们通过去往来世的路途;它是基督十二使徒之一菲利浦的标记;是亚伦宣判护胸甲上的石头之一(《出埃及记》:第28章,15-30);穆罕默德的印章就是一块镶嵌在银指环上,雕制而成的红玉髓。直至今日,中国、印度和西藏佛教徒仍相信红玉髓具有保护性力量,还经常依照埃及人的做法,将这种石头与绿松石和青金石镶在一起,以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
  红玉髓常被推荐给那些记忆力差、创造力有障碍、思维紊乱、声音颤弱,缺乏勇气的人。据说它对于治疗阳萎、不孕症、失眠、痛经、神经痛、风湿、哮喘、坏血、嗜眠、消化障碍,以及人和动物身上患有的痤疮和牛皮癣等皮肤病大有益助。红玉髓还能够帮助性情急躁的人克制怒气,实现自我控制,而且它甚至能够避免佩戴者心存嫉妒、掉落物体。红玉髓是挪威和瑞典的国石。
曼陀罗或称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梵文:mandala。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扎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简单,最圆满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
手镯、三色铜戒指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配饰之一,所谓三色铜,即指由白铜、黄铜、红铜三种不同颜色的铜精心打制而成。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它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
  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粘贴在织物上,故又称“堆绣”。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成各种人物和图形,粘贴在织物上。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强烈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格外地显得灿烂夺目。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这些织物唐卡,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西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西藏的为多,后来西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两种,一种是满幅套色印刷后装裱的,还有一种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板,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镂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与绘制唐卡。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藏区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还有一排排在的转经筒,下端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人们经常会到寺庙推动经筒旋转,称为转经。
   金翅鸟,梵语叫“迦楼罗”,藏语音“嘎勒代”,是一种性情猛烈、类似鹫鹰的巨鸟,是“天龙八部”之一,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
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责任管理员:卡谢拉甲木措
审核人员:学校领导小组
编辑人员:卡谢拉甲木措,巴弄照,索热,成立尼玛,旦切朋措 .

共享:
61.4K

  评论( 0 )个。
评论发表框
评论者 验证码 pmfs 请输入验证码!不能大于四个字!不能小于四个字!
输入内容! 不能小于三个字!不能大于三千字!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三千个字,已输字数      
 
目前没有人评论过!
浏览总数
23528048
 
联系方式:    电话:  15283703999    E-mail:QQ:3267109906
版权归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所有